12月29日,人民日报刊登《迈上400万辆产销台阶,“十三五”东风迎来良好开局》的文章。人民日报从自主、合资合作、十三五开局战略定位等方面评价东风的2016。
2016年1-11月,东风汽车公司销售汽车378.3万辆,同比增长11.31%。其中,销售乘用车334.5万辆,同比增长11.87%;销售商用车43.8万辆,同比增长7.23%。1-11月,东风自主品牌汽车销售122.3万辆,同比增长12.81%,销售新能源汽车22521辆,同比增长42.03%,全年将达成420万的销量目标。
东风乘用车公司高速发展,自主品牌驶入快车道
12月17日,又一款10万元级别高质感SUV——全新东风风行景逸X5在广州上市。自主品牌首次采用激光拼焊技术,焊装车间100%全机器人生产,九款车型售价7.99-10.89万元……
如果说,景逸X5以及明年将上市的X7将帮助东风柳汽抓住SUV市场高增长的机遇,那么,伴随着东风风神AX7、AX5和AX3家族的热销,东风乘用车公司已经成为东风“大自主”体系中的领头羊。截至2016年12月29日,东风风神2016年度第15万辆整车正式发运,同比去年增幅50%。
2016年,东风旗下其它自主品牌乘用车板块表现也十分优异:东风小康今年6月上市的风光580,上市两个月月销量就突破万辆。前11个月,东风小康累计销售汽车33.06万辆,增速高达37.93%。东风柳汽1-11月累计销售27.56万辆,同比增长10.63%。
更为可喜的是,东风商用车公司1-11月销售汽车11.89万辆,同比增长9.73%;东风特种商用车公司1-11月销售汽车3.94万辆,同比增长14.75%。10月份,东风柳州汽车公司共销售商用车3914辆,同比增长49%,超过了行业30%的增幅。
“eCMP”项目落地,多方位合资合作迈向新领域
11月17日,东风标致4008在广州车展前夕上市。9月7日竣工投产的神龙汽车第四工厂,不仅是落实PSA集团“加速超越”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神龙公司2018年实现100万台销量目标的重要保障。
2016年合资合作的另一个重头戏,是东风、PSA集团、神龙公司签署的《联合开发“电动版共用模块化平台(eCMP)”项目协议》。“eCMP”项目,是CMP平台项目的成果延伸与合作深化,是全球共用模块化平台CMP的电动版,由东风汽车集团、PSA集团和神龙公司三方联合开发,共享知识产权。这是继2014年3月东风入股PSA集团成为并列第一大股东、双方签署全球战略联盟合作协议,以来的又一重要成果。
商用车领域的合资合作也取得了新进展。10月20日,新一代ISZ助力 “创世纪”卡车合作项目在东风汽车公司总部启动。这是东风与康明斯双方着眼未来的关键合作项目。
4月6日,东风格特拉克双离合变速箱量产投放,工厂具备年产3万辆生产能力。东风与格特拉克联合开发双离合器变速箱,是东风汇聚全球优势资源,加快自主品牌动力总成平台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,让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能够突破关键动力总成短板。
“十三五”开年进展顺利,东风明确战略定位
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,车市也进入到微增长区间,与此同时,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加速融合,这给汽车行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与挑战。
2016年,东风“十三五”规划正式出炉。首先,明确了战略定位:致力于成为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优质汽车产品和服务的卓越企业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东风汽车公司将以“建设永续发展的百年东风,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东风,在开放中自主发展的东风”为企业愿景,战略目标是:到2020年,产销规模高质量跨越560万辆;自主品牌实力显著提高,经营效益进一步提升;产品海外销量在中国品牌海外销量中居领先水平;新能源销量目标30万辆以上,核心技术和资源掌控能力显著提升。“十三五”时期,东风公司将在新能源汽车、汽车金融、自主研发能力、营销能力、国际化能力、智能互联等六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。
11月22日,东风汽车公司召开科技创新大会,发布《东风汽车公司“十三五”科技规划发展纲要》:到2020年,自主研发能力国内领先,整车、动力总成技术平台全面升级,新能源汽车、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;到2025年,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东风品牌世界知名,新能源汽车、智能网联汽车居于前列,部分技术领域引领发展。
11月28日,3000辆东风纯电动物流车陆续从十堰发车,穿越湖北、河南、山西,最终抵达呼和浩特市,总行程达1173公里。今年1-11月,东风公司销售新能源汽车22000余辆,同比增长42.03%。
东风公司“十三五”规划提出:在研发和产业化上取得突破,力争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5%—18%,争取与东风公司的地位相符合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东风公司将深入实施“583”计划(5项核心资源掌控、8项关键技术开发、3种商业模式创新),快速构建支撑东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资源掌控体系,抢占新能源汽车制高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