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焦那些退休后仍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

聚焦那些退休后仍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
新闻来源:遂宁日报 更新时间:2017-4-29 8:16:59

退而不休 余热生辉

——聚焦那些退休后仍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

在不少人的眼中,退休就意味着卸下沉重的工作担子,尽情享受生活,颐养天年。然而,在我们身边,有着这样一群人,他们虽然已经退休,有的甚至已经迈入古稀之年,但他们却一刻也闲不下来。凭借着对工作的热爱,他们仍然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在行业中发光发热。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,记者采访了四位值得尊敬的人,走进他们“退而不休”的生活。

杨天寿

A 畜牧行业的专家杨天寿

79岁高龄仍坚持在畜牧战线上

杨天寿是市畜牧局的老员工,虽然今年已经79岁高龄,但他口齿清晰,面色红润,看起来十分精神。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多年,杨天寿没有闲下来,而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继续发挥余热,为我市畜牧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
从事兽医十几年

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

“我自己是学兽医出身的,工作中接触最多的两种东西就是饲料和兽药。”杨天寿告诉记者,1986年以前,他在雷马屏农场主管畜牧业生产,同时也从事兽医工作,这十几年的从业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。

杨天寿说,那个年代医学不像现在这样发达,很多针对牲畜的药剂也还没有发明出来,牲畜生病的时候他们也只能自己摸索着配药。虽然配的药不是每次都能起效,但这个过程让杨天寿学到了很多东西,他也逐渐成长为团队中的骨干。

1986年,杨天寿调回遂宁,进入当时的市农业局畜牧站工作。有了之前十几年的畜牧业经验,杨天寿工作起来得心应手,牲畜的饲料怎么配,兽药处方怎么开,这些问题都难不倒经验丰富的杨天寿。由于工作表现突出,杨天寿一步步升为饲料监测站站长。杨天寿说,如果饲料配方有问题,牲畜就长不好,这不仅仅关系到养殖户的收入,还会影响到整个市场肉制品供应链的运作。所以,他在工作中始终要求自己一定要认真和专注,把工作当成一件大事。

退休后仍然闲不下来

他用专业技术去帮助别人

2000年,杨天寿从市畜牧局退休。忙碌了大半辈子,别人都说他能好好享清福了,可他却闲不下来,总想着用自己的经验做点实事。

“我天天待在家里也没事干,还不如用技术去帮助别人。”杨天寿说,退休并不意味着自己就不能做事了,也不意味着没有事干了。相反,由于在长年工作中展现出过硬的专业技术,退休那年,好几家兽药和饲料公司都邀请他去当顾问。由于这些公司的工作人员都是大学生,虽然理论知识不成问题,但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,杨天寿的指导便显得很重要。

现在,杨天寿在齐全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做顾问,为公司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,饲料的配方、兽药的处方、生猪选种、规划养殖场地、养猪场疫病控制等环节都有杨天寿的参与。齐全集团的员工都说,只要杨老来了,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。

随着年龄越来越大,杨天寿的身体也不如以前,但他却没有停下来的打算。杨天寿说,只要畜牧行业需要他,他就会继续在行业里发挥自己的作用。

田茂新

B 外科界的“不老传奇”田茂新

她用手术刀延展生命的长度

在市中心医院外科大楼乳腺甲状腺外科病房,一名穿着白大褂的短发女医生正忙里忙外,不时和前来咨询的病人或家属交流。很难相信,这位走路风风火火、做事雷厉风行的女医生已经66岁。早在11年前,她就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,但割舍不下医院和病人的她,仍旧忙碌在病房里、手术台前。

退休后出马带新团队

她是年龄最大的手术医生

从1974年第一次拿起手术刀,田茂新已经在手术台上干了43年。她是市中心医院百年历史中第二位女外科医生,也是医院目前年龄最大的一位手术医生。在遂宁的乳腺甲状腺专业领域,她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、老专家。

市中心医院筹建乳腺外科时,田茂新已经退休。但为了培养团队,她接下医院赋予的重任,出任乳腺甲状腺外科独立建科后的第一任主任。在她的带领和培养下,乳腺甲状腺外科的年轻医生们迅速成长、成熟起来。复杂手术,她带着年轻医生一起上手术台;年轻医生主刀时,她就会在一旁看着。如今,年轻医生们已经可以独当一面,田茂新还是时不时地到手术室里帮忙。

去年,科室收治了一名甲状腺癌患者,病情非常复杂,手术从上午做到下午,田茂新也和年轻医生杨磊一起在手术台前站了七八个小时。杨磊说:“田老师是我们的定海神针。有她在,再难的手术我们心里都很踏实。”

放下身段帮助年轻人

她赢得了年轻医生的敬佩

作为遂宁乳腺甲状腺外科德高望重的老专家,这些年不少民营医院都想高薪聘请田茂新,但都被她拒绝了。她说:“到了我们这个年龄,钱不是最重要的,和医院几十年的感情不是说断就能断的。”

田茂新至今不愿意离开,除了酷爱这份职业之外,还因为她心疼科里的年轻医生。她说:“他们确实太忙太累了。”

出于对这位老专家的信任,慕名找田茂新看病的病人特别多。为了不让病人失望,已经66岁的田茂新至今坚持每周两天门诊。不上门诊的日子,田茂新就帮科里的年轻人分担一些工作。看到年轻医生管床很辛苦,田茂新就主动揽下了乳腺甲状腺的门诊手术。年轻医生手术忙不过来的时候,她也会上台帮把手。作为一名老专家能够放下身段,帮助年轻的医生们做一些简单的工作,田茂新得到了科里年轻人由衷的敬佩。“像她这样高年资的医生还亲自做这些基础工作,我们特别感动。”杨磊告诉记者。

文映贤

C 关爱下一代的文映贤

花光积蓄建起“留守儿童之家”

他是原射洪县东岳乡文化站站长,现任射洪县东岳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。2002年退休以来,他花掉了退休金和一辈子的积蓄共20多万元,在家里建起了“留守儿童之家”;在他的带动下,乡里相继建立起5个“留守儿童之家”,建齐了全乡“留守儿童档案”,形成村、社区、小组的关工组织网络,并结对关爱650人。对于曾经身患癌症,现已72岁的文映贤来说,他已将有限的生命奉献给了关爱下一代的事业当中。

患上胃癌的他

艰难建起“留守儿童之家”

4月26日下午,天空飘着蒙蒙细雨,射洪县东岳乡72岁的文映贤趁着7个孩子都在学校上课,戴着草帽在自家地里摘胡豆,准备给周末放学回家的留守孩子们做菜吃。

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,文映贤就乐于助人,曾托管过外出务工村民留在家的9个孩子,被当地乡亲们亲切地称为“热心肠”。后来,周边外出打工的乡民纷纷找到他,要求“寄养”自己的孩子。就这样,文映贤的“家”送走了、又迎来了一批批的留守儿童。2003年,文映贤被查出患有胃癌,他不顾家人反对、无视身体病痛,将那些无人看管的留守孩子当成自己的孙儿接到家里,与家人同吃、同住,艰难地建立起“留守儿童之家”。

他家本就不太宽裕,孩子们吃住在他家里,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根本不够用,加之不少孩子家里穷,也无人送钱、送粮。于是,他先后亲自把附近几块荒地开垦出来种菜种粮,作为补贴。一早一晚,经常看到他在地里汗流满面地翻土、浇水。老伴在家里忙着为孩子们洗衣、煮饭。为了坚持办好这个“家”,文映贤基本花掉了自己的退休金和积蓄共计20多万元,但从不计较这些。

他步行上千公里

建齐“留守儿童档案”

文映贤自担任射洪县东岳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以来,在乡关工委办公室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。为了干好工作,“两只铁脚板,一付热心肠”就是他的秘诀。他坚持步行下村入户仔细调查,每天五六点出门,中午就一瓶矿泉水加自带的馒头烧饼,每天步行20多公里,花了48天时间,走遍了全乡每个村、组、户,建齐了全乡“留守儿童档案”,确定了因各种问题急需关爱的孩子有650多人。经过他的不懈努力,全乡层层建立起18个村关工委、1个社区关工委和260多个“三居”关工小组,老同志关爱队伍发展到1000余人,逐步形成“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”的关工组织网络。

在他的影响带动下,乡老干部、街道居民相继建起5个“留守儿童之家”,关爱帮扶留守儿童650人。“五老”志愿者、在职干部、在职教师纷纷与留守儿童、单亲家庭孩子、残疾孩子结对关爱,让孩子们在爱的阳光哺育下健康快乐地成长。

D 城市照明的守护者刘佳映

他要用余热点亮城市道路

每当夜幕降临时,街道上那一排排路灯总会准时“绽放”,归家的道路也为此明亮。在这个时候,细心的人们总会发现,一群繁忙的身影总是会在路灯亮起后开始出现,他们就是城市照明的“守护人”。刘佳映,一个在城市路灯照明工作上兢兢业业了30多年的“资深行家”,平时辛勤维护,不断进行技术创新,退休后他依然坚守着岗位,为遂宁城市照明不断做出贡献。他说,他是太爱这份工作了!

不断提高专业技术

他是行业的“资深行家”

从1981年开始爬上第一根电线杆安装路灯开始,刘佳映便在城市路灯管理工作岗位上一待就是36年。在市路灯管理处部门中,如今的刘佳映是行业的杰出工作者,更是“资深行家”。

“我对每一条街道上的路灯都太熟悉了。”参加工作后,刘佳映先后从事了不少职业,但是当他走上路灯管理工作后,便十分热爱这个行业。

他说,最开始他是在一线从事照明维护管理工作,每天晚上路灯一亮他便要走上街头到处巡视,哪里路灯出现问题便立马更换解决。后来,随着城市的道路改造,曾经路边的白炽灯逐步变成了水银灯再换成了高压钠灯、LED灯、太阳灯,于是,他便努力自学钻研技能,逐步成为了该行业内的“无所不知”之人。

退休后坚守岗位

他要为城市“光明”做努力

“他不计得失,对工作尽心尽力。”在同事的眼中,刘佳映是让人尊敬的长辈,也是技术方面的专家。刘佳映的同事表示,刘佳映给他们的印象就是工作踏实,一心只扑在工作上,不断进行技术创新,不断提高城市照明管理的科学水平。据了解,如今滨江路上的仙鹤灯管便是刘佳映发明创造的,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的节能减排技术分析工作他也全程参与,为工程建造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。

2005年,刘佳映被单位列入了内退名单,他拒绝了,他说他要继续为城市照明出力。2009年,刘佳映正式退休了,在外人看来他终于可以安享自己的晚年了,但是单位太需要技术人才了,所以他再次坚决地留了下来,因为他希望利用自己的余热继续为遂宁的道路光明付出努力,为遂宁城市景观照明提供技术意见。

全媒体记者 陈 曦 郭 兰 刘峻江 何 敏